张中祥 2023-03-28 19:31·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措施中指出,“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民营企业家涉案人员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不判实刑,能不继续羁押的及时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海南省政府网)。
不可否认,这与前一阵福建、贵州、内蒙等多地领导密集表态企业家是自己人,对国企民企要一碗水端平一样,出发点是好的,展示地方主政者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平等对待国企民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善意。
但上述表述,会给人一种违背法治的感觉。民营企业常抱怨被歧视,感到规则并没有平等的执行。因此,民营企业其实对法治的重要性更有切身的体会。任何可能违背法治规则的措施,可能会令民营企业更恐惧。打消企业家的顾虑,鼓励企业家积极投身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建设中来,不是靠这种可能令企业家更担心的措施。
毫无疑问,恢复和发展经济,增强市场主体的安全感和信心至关重要。而这其中民营经济对稳增长、稳就业、恢复与扩大消费又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增强安全感、提振信心,不是看政府说了什么,而是看做了什么,这是关键所在。
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都有行政处罚权力,而民企和企业家最担心的是各级政府一个权力部门都可以随意以消防、市场监管、卫生和环保来拿捏民企,尤其是疫情这几年,完全缺乏对政府的有效监管,全国各地自行其政,无文件行政,无权利执法,重创经济发展和民生,而且对法治制度的践踏,政府的这种“合法伤害权”对公民的权利和财产的伤害,都是改开以来从没有的。
因此要恢复和发展经济,恢复和增强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安全感和信心,首先要重视法治制度的建设,要切实落实依法治国,保护企业家和公民的权利和财产不受侵犯。要对这次疫情期间公然违法侵犯公民的权利和财产的机构和个人,无论单位性质,无论级别高低,都要依法予以追究,这样才能恢复对国家法治制度的信任。
二是政府要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和预期,杜绝出台对行业带有自杀效果、颠覆企业信心的大幅度摇摆的政策。政府要帮助恢复和建设严重破坏的市场,帮助市场主体恢复信心。政府要从疫情防控无所不能、包办一切中退出,缺乏法治意识的各级官员,一定要认识到政府“合法伤害权”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带来的伤害。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主体增强安全感,在市场中逐渐恢复信心,发挥企业家和大众首创精神。
这些会让企业家感到更踏实,更符合法治精神,效果也才会更好,更持久。